信息参考
信息参考20200701
发布时间:2020/07/01 16:54

水利部:7、8月份江河洪水可能多发频发

新华社北京630日电(记者胡璐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30日表示,78月份是我国防汛关键期,江河洪水呈现多发频发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这是记者30日从水利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的。

王章立说,今年以来,我国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过程多、水量大。6月以来,珠江流域西江及北江、黄河上游、太湖等江河湖泊主要控制站发生超警戒水位(流量)洪水,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区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

“今年汛情主要是强降水过程多,南方汛情集中,江河来水偏多。”他说,进入6月以来,全国共计2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占全部超警河流的92%,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区市。

据水利、气象联合预测,盛夏南北方均有多雨区,以北方雨带为主,黄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辽河、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

今年以来,水利部聚焦防范水利领域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立足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三项职责,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王章立说,水利部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加大各项措施落实的监管,依法科学调度水工程,并加强部门协作,提前向应急部门通报雨水情预测预报成果,及时派出水利专家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两部门向川黔湘预拨中央救灾资金

人民日报北京630日电(记者王浩、丁怡婷、赵贝佳中央气象台630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受低涡切变系统影响,630日夜间至72日,四川东南部、重庆南部、贵州、江南中北部、江汉南部、云南等地多降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未来三天,华北、黄淮等地多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记者从水利部获悉:预计长江上游金沙江、赤水河、乌江、綦江,中游洞庭湖水系资水沅江澧水、鄂东四水以及云南怒江、澜沧江,珠江流域红水河等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其中重庆乌江、綦江等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三峡水库将有明显入库洪水过程。

今年以来,我国强降水过程多,局部强度大;南方汛情集中,超警河流多。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累积平均降水量29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18个省(区、市)2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四成。全国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偏多,其中长江偏多一至三成,黄河偏多一至六成,辽河偏多一至四成,珠江流域西江偏多两成。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财政部、应急管理部629日向四川、贵州、湖南三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受灾地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此前,针对三省近期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重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针对近期的暴雨洪水,水利部充分利用水文监测预报体系和12万余个报汛站,强化监测预报工作。

从气象水文预测分析看,今年盛夏(78)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过程性降雨偏多偏强,下半年或有67个台风登陆我国。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说,由于今年前期台风偏少偏弱,后期集中生成登陆,西行或北上深入内陆的台风可能偏多偏强。此外,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夏伏旱,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

 

湖南紧急发布洪水蓝色预警洞庭湖今年首迎洪水

新华社长沙630日电(记者周楠) 3013时,湖南省水文中心紧急发布洪水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南洞庭湖将出现接近警戒水位的洪水,沿岸相关单位及社会公众需注意避险救灾。作为湖南传统的抗洪“主战场”,洞庭湖今年以来首次迎来洪水,也意味着湖南今年的防汛形势进入相对紧张阶段。

据气象和水文部门监测,29日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常德、益阳、岳阳等多地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其中最大的点降雨量出现在凤凰县沱江镇,凤凰县城因此出现了较严重内涝,多处低洼地区积水较深,一度出现人员和车辆被困。

由于本轮降雨量大,加上前期降雨影响叠加,多条江河水位快速上涨,截至3014时,湖南共有15座水库水位超汛限,包括五强溪、皂市、凤滩、王家厂等4座大型水库。湖南省水文部门已经接连发出洪水预警,警示沅水支流辰水、汨罗江及其支流黄金洞河、捞刀河支流金井河、大溪河浏阳河段将出现洪水,相关部门和公众务必注意防范。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湘中以北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和大暴雨。气象专家提醒,要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等灾害。

 

浙江多流域水位明显上涨多地发洪水及地质灾害预警

中新网杭州630日电(应欣睿浙江省入梅以来,累计雨量比常年平均梅雨量偏多14%,山体土壤饱和,江河湖库底水高。随着新一轮强降雨来袭,30日,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发布多地洪水预警,浙江省水利厅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有关地区按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其中,受集中降雨影响,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报钱塘江流域衢州站可能发生黄色预警级别洪水,较常水位上涨34米,预警时间范围630日至71日,影响范围为兰溪市、龙游县、衢州市、衢江区、柯城区;发布钱塘江流域中游兰溪站洪水蓝色预警,预报该地区将会较常水位上涨45米,预警时间范围630日至72日,影响范围兰溪市、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区、杭州市。钱塘江支流金华江金华站可能发生蓝色预警级别洪水,较常水位上涨34米,预警时间范围630日至71日,影响范围金华市、婺城区、兰溪市。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还发布了山洪灾害预警,预计6309时至718时,在浙中、浙南山区地区的遂昌县、龙泉市、云和县、常山县、龙游县、柯城区、江山市、衢江区、松阳县、庆元县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婺城区、景宁畲族自治县、金东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蓝色预警)

在地质灾害方面,记者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从6308时至718时,杭州市(淳安县、建德市)、绍兴市(新昌县、诸暨市、嵊州市)、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武义县、磐安县、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江山市)、台州市(天台县、仙居县)、丽水市(莲都区、青田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龙泉市)等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云南未来三天自北向南强降雨气象专家提醒需防范地质灾害

中新网昆明630日电 (黄小桐记者30日从云南省气象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云南省入汛以来局地强降水突出,6月全省有五个站出现大暴雨。与此同时,由于降水总体偏少,全省仍有92个站存在气象干旱,旱涝并存态势明显。预计630日至73日,云南自北向南将出现强降水过程,气象专家提醒需防范山洪地质灾害。

云南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云南全省进入雨季的时间为202069日,较常年偏晚15天。今年以来云南省平均累计降水308.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0.1%,天气气候呈现降水偏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气温异常偏高,阶段性高温突出,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发展等特点。

6月上旬,云南省高温少雨,气象干旱迅速发展,中旬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大部地区气象干旱得到明显缓解。“但由于前期气象干旱持续偏重,随着下旬降水持续偏少,气象干旱进一步发展。”云南省气候中心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李蒙表示。截止630日,全省仍有重旱及以上等级61站,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北等地。

与此同时,进入雨季以来,云南省局地强降水突发多发。5月下旬,文山、怒江强降水突出,引发较重的山洪地质灾害;613-15日受低涡切变影响,云南自东向西出现强降雨过程,大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云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朱莉表示,预计630日至73日受低涡切变线影响,云南自北向南将出现强降水过程。“今年主汛期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区域性和单点性极端强降水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

 

六月福州高温天数打破近30年纪录

中新网630日电  630日,福州市民在烈日下出行。高温高湿、上蒸下煮的桑拿天,不仅白天热,晚上气温也接近30℃。截至29日,福州市区6月高温天数达15天,打破近30年来6月份高温天数纪录。据气象部门称,6月以来,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虽然“副高”有时西伸,有时减弱东退,但是福建基本在其控制之下,因此高温天数相比常年显著偏多。福建省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高温天数仍然较多。

 

最新研究:南极极地最近30年变暖程度超全球平均水平3倍

中新社北京630日电 (记者孙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自1989年以来,南极极地的变暖程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该研究指出,这一增暖期主要是由自然热带气候变率驱动,并可能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而加剧。

最新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南极气候表现出地球上一些规模最大的区域气温趋势。西南极和南极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在20世纪后期出现了暖化和冰盖变薄的现象,并持续至今。相比之下,位于更偏远的高纬度大陆内部的南极极地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保持寒冷,在那之后才开始大幅变暖。这些趋势受到自然和人为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对每个因素的单独贡献却尚无透彻理解。

该论文通讯作者、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专家凯尔·克莱姆(Kyle Clem)和同事,通过分析气象站数据、格点化观测和气候模型,借此考察南极极地的增温趋势,并发现增温主要是由热带驱动:热带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气候——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负位相有关——增加了暖空气向南极极地的输送,而南极周围较强的风——由南半球环状模变为正位相导致——进一步加强了增暖趋势。

论文作者认为,沿南极洲海岸的这些大气变化是驱动其内陆发生气候异常的重要机制。他们表示,这些增暖趋势不太可能是自然气候变化单独作用的结果,这也体现出人为变暖和大规模热带气候变率对南极气候的作用。

 

“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以3D模型形式亮相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日前,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的“云智能科技展”中,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首次以3D模型展示超级算力百亿亿次“天河三号”原型机,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的目光。

本次活动中,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以3D模型的方式展示了“天河三号”原型机和国产自主研发的芯片等研究成果,同时以视频形式展示“天河”超级计算机“算天、算地、算人”等功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算天”指的是超级算力在全球气候变化模拟预测、宇宙演化追溯和雾霾预警预报等方面的应用;“算地”指的是超级算力可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石油勘测等地质状况判断;“算人”则指的是超级算力在基因测序、脑科学等破解人类密码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无不体现着超级计算机优越的并行计算和海量存储能力。

据了解,目前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装备有我国首台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预计未来装备的“天河三号”,将会在科技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